當前位置: 糖心vlog > 糖心vlog新聞資訊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靈臺:從貧困戶到養牛大戶
2025-02-11 19:30:27
“以前大家養的是農作牛,現在不一樣了,要養經濟牛。這幾年養牛效益好,一頭架子牛能賣2萬元左右,牛犢能賣1萬多元……”近日,靈臺縣邵寨鎮養牛大戶馬長林的牛棚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學生”——靈臺縣華源職業培訓學校組織的農村勞動力養殖技能培訓班實踐課在他的牛棚“開講”。馬長林也做了一回“老師”,現場為參訓學員分享自己的養牛經驗。
從過去的貧困戶到如今的養牛專業戶和村級產業致富帶頭人,馬長林的身份來了一次完美轉變。
今年54歲的馬長林是邵寨鎮新民村新民社人。幾年前,因為要照顧兩個孩子上學,除了務作自家7畝農田外,他平時只能在鎮子附近打打零工,家庭開支越來越大,日子越過越拮據,作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馬長林十分沮喪。后來,他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5年,為了幫助馬長林一家盡快脫貧,在扶貧干部的鼓勵下,馬長林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養了2頭牛,一年后,他以每頭8000元的價格賣出了第一批牛,收入頗為可觀。
看到養牛經濟效益不錯,又能顧上家,2016年,嘗到甜頭的馬長林,又用5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買了5頭牛。為了把牛養得更好,除了積極參加鎮村組織的養殖技術培訓外,他還認真自學,通過電視、網絡等平臺,及時獲取最新的養牛技術和先進經驗。由于他飼養的牛體格健壯,總能賣個好價錢。
兩個孩子相繼上了大學,家里的收入也在慢慢增加。在扶貧政策的扶持下,只用了兩年時間,馬長林就把“貧困戶”的帽子摘掉了,順利實現脫貧。
脫貧后的馬長林不斷擴大養殖規模,經過幾年的精心經營,他的牛產業發展到了現在的穩定存欄28頭以上,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但是,馬長林并不滿足于此,去年初,他拿出所有的收入和從親戚那兒借來的錢,利用廢棄老莊基,修建了一座可飼養60頭牛左右的牛棚,打算把牛產業做大做強。
“要想過上好日子,可不能全靠政策扶持,還得靠自己奮斗。只要勤勞肯干,多動腦子,脫貧致富不難。”談起今后的打算,馬長林滿懷信心地說,“等我的養殖規模再擴大一點,我想辦個合作社,專門養殖平涼改良紅牛,帶動更多的鄉親一起養牛,一起致富。”(景潔)
來源:平涼日報
制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審核:雷勇 李一寧 盧姍
編輯:鄧博
糖心vlog官網 txapp.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