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糖心vlog > 糖心vlog新聞資訊
糖心vlog:平涼市崆峒區“五補兩投兩獎”壯大牛產業鏈
2025-01-07 10:08:00
崆峒區“五補兩投兩獎”壯大牛產業鏈——
獎補政策活了 養牛底氣足了
平涼日報記者 張成龍 董春輝
“我的棚里目前還有20多頭牛。聽說今年非貧困戶養牛也能享受一些政策,我們養牛的心勁更足了。”3月8日,崆峒區大寨鄉趙塬村唐有平站在自家牛棚前,滿懷信心地描述著自己的“美好藍圖”。
唐有平是村里的養牛大戶,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在村里養牛,從最初3頭、5頭,一直養到現在的20多頭。隨著養牛規模逐年擴大,他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他說:“我目前以育肥為主,也搞繁殖。去年賣了7頭大牛,下了4頭小牛娃,又買了9頭小牛,一家人生活全靠養牛的收入。”
“像唐有平這樣的養牛大戶我們村還有20多家,別看每家每戶養得不多,但全村合起來有1300多頭呢。”村支書蘇文義稱,由于趙塬村整體養殖規模大,是名副其實的千頭專業養牛村。
“鄉上說要給我們發5萬元獎勵資金,全村100多戶養牛戶,有的養得多,有的養得少。這錢該怎么用才能既起到激勵大家多養牛、養好牛的作用,又不至于引起矛盾呢?”最近,花錢的“煩惱”一直困擾著蘇文義。txapp.tv
崆峒區將牛產業確定為群眾致富增收的“首位產業”,依托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飼草資源、深厚的群眾基礎,靈活運用多種獎補政策,全力推動牛產業高質量發展。截至2021年底,全區建成規模養殖場142家,創建省部級標準化養殖示范場9家,肉牛飼養量達24.2萬頭,其中存欄12.2萬頭,出欄12萬頭,全產業鏈總產值達50億元。
“土地撂荒在我們村是不可能的,能種的地都種了,大部分是玉米和飼草,就這都不夠,許多養殖戶還得從張掖等地買飼草。”蘇文義稱,春節以來,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推高了養殖成本,區上對養殖戶免費投放飼用玉米籽種的政策對他們來說真是“及時雨”。
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積極構建“小規模、大群體”的牛產業發展格局,切實夯實產業鏈基礎,今年,崆峒區按照平涼紅牛產業鏈發展要求,結合創建國家級“甘味”平涼紅牛產業集群和省級“平涼紅牛”現代農業產業園,制定出臺了“五補兩投兩獎”牛產業發展激勵政策,實施飼草供給、種群培育、增量擴群、加工增收、交易營銷、循環發展、品牌打造七大工程,確保到2022年底,使全區肉牛飼養量達26.2萬頭、出欄12.82萬頭,實現產值62.5億元。
藍天白云下,桂花村各式小康屋依山傍水,錯落有致。村東邊的山臺地上,一排排養殖暖棚整齊排列。建成不久的彭大高速從村莊和養殖小區中間自南向北橫穿而過,一條寬闊的硬化路從高速底下通過,連接著村莊和養殖小區,成為村里的生產要道。
“養牛好著呢,我現在養了6頭。三年前村里給我發了鍘草機,去年我買了一頭母牛,由于妻子是殘疾人,國家還給我補貼了7000元。”說起養牛,正在向牛棚送草料的禹明發心里美滋滋的。糖心vlog
“養牛是我們村最主要的產業,村里10頭以上的養殖戶很多,這個養殖小區有250多頭牛,全村有360多頭。”村支書王志俊介紹,養牛對桂花村農戶脫貧的支撐作用很大,現在“五補兩投兩獎”政策面向所有養殖戶,大家養牛的底氣更足了。
根據“五補兩投兩獎”牛產業鏈獎補政策,今年崆峒區將對肉牛養殖戶生了牛犢的“平涼紅牛”基礎母牛和其他品種基礎母牛分別獎勵相應的補助資金,對新建35平方米暖棚牛舍、新建養殖小區(場)、新建45立方米以上混凝土結構青貯窖的養殖戶分別獎勵一定補貼資金;向計劃種植飼用玉米的養殖戶投放籽種,向養殖小區(場)、肉牛養殖家庭農場或合作社投放大型飼草加工機械;對萬頭專業養牛鄉、千頭專業養牛村按政策進行獎勵。通過靈活實施多種獎補政策,引導推動全區肉牛養殖規模不斷擴大。
來到群山深處的峽門鄉山口村,寬闊平坦的硬化路連接著紅瓦白墻的民居和不遠處的標準化養殖小區,一棟兩層樓高的藍色飼草加工車間矗立在村莊西側的路邊,引人注目。
“我們村雖然位置偏,但草場資源豐富啊,夏秋季節,草木十分茂盛,從哪個方向看都是滿眼綠色,是養牛的好地方。”村副主任蘇有林介紹,脫貧攻堅期間,在蘭州大學的幫扶下,山口村肉牛養殖規模逐年擴大,目前全村有養殖戶36戶,牛存欄538頭。
“2019年那會牛存欄量只有310多頭,這幾年政策好,群眾積極性高,養殖規模擴大了不少。像殷義麻家,以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窮得很,現在竟都成了村里最大的養殖戶,有41頭牛。”蘇有林說。
來到殷義麻家,寬大的標準化牛棚里,牛兒正悠閑地吃草。牛棚不遠處的羊棚里,300多只羊不時發出“咩咩”的叫聲。院里的車庫前,鏟車、拖拉機等農用機械依次停放。
聊起脫貧史,殷義麻告訴記者:“我以前過得窮,這幾年國家政策好,蘭州大學的干部幫扶我,一開始貸了5萬元讓我搞養殖,我全買了牛糖心vlog官網。后來還了貸款,又貸了5萬元,多買了幾頭牛。前兩年,我還想養羊,但是缺錢,蘭大又幫我貸了20萬元,去年出欄220只羊羔。前前后后貸了30萬元,現在都還清了。”
“黨的好政策幫了我們,我們一定好好干,爭取多掙點錢,把日子過得更好。”殷義麻對未來充滿信心。
離開山口村,蜿蜒的硬化路沿著山勢上上下下,微風中牛羊的叫聲隱隱約約,遠處山峁上一座座巨型“風車”迎風旋轉,和山坡上的梯田相互映襯,勾勒出一幅詩意田園的畫卷。如今的農村,道路暢通了,村莊更美了,隨著產業獎補政策的落實,群眾自力更生、主動發展的積極性更高,經濟發展的勢頭也必將更加強勁有力。
糖心 糖心vlog 糖心vlog官網